原中國船舶(600150,股吧)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左)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新華社發
全面發力?
海洋、農業以及能源?獲獎成果共計18項
深度融合
36家企業參與研發?產學研合作更緊密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廣東籍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而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山東也交出了獲獎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的成績單。?記者鄒元德
黃旭華曾慶存獲最高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昨日揭曉,今年的國家科技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均為廣東籍,他們分別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85歲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了96歲高齡的黃旭華,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一輩子。他將“驚濤駭浪”般的功勛“深潛”在人生大海中,終生報國不言悔。黃旭華一輩子癡迷于核潛艇研究,盡管科研條件艱苦,但因為熱愛,他在苦中品嘗到了甜。“科研是追求真理,充滿無限魅力,一旦有突破,其樂無窮。”黃旭華說。
上世紀60年代,核潛艇研制之難,難在這項工作幾乎是從零起步。面對國外嚴密的技術封鎖,黃旭華帶領團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路攻克種種技術難關,突破了核潛艇最關鍵、最重大的七項技術,讓茫茫海疆有了中國的“鋼鐵蛟龍”。
“小時候家貧如洗,拍壁無塵。雙親率領他們的孩子們力耕垅畝,只能過著朝望晚米的生活。深夜勞動歸來,皓月當空,在門前擺開小桌,一家人喝著月照有影的稀粥——這就是美好的晚餐了。”1935年曾慶存出生在廣東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這是曾慶存在《和淚而書的敬懷篇》一文中寫到的自己的童年生活。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亟需氣象科學人才。1952年,曾慶存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服從國家需要,被分配學氣象專業。“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件事,1954年的一場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麥凍死了,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糧食產量。如果能提前預判天氣,做好防范,肯定能減少不少損失。我從小在田里長大,挨過餓,深有體會。”
1957年底至1961年初,曾慶存被選拔派遣至前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學成回國的曾慶存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氣象研究室工作。他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標志——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開創性貢獻。他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潛心基礎研究,著力原創,并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大氣科學、地球流體力學和氣象業務的高層次人才。
山東32個項目獲獎
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備受公眾矚目。2019年我省共32個項目獲獎,比2018年增加8項。其中我省牽頭完成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13項,比2018年增加2項,位居全國前列,成績再創歷史新高。
據悉,近年來我省傳統產業不斷進行理論和技術創新,化工、農業、制造、國土資源等我省傳統優勢行業重大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項目數量達到23項,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優勢,科技支撐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升級作用顯著。例如在紡織制造方面,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紡織面料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實現了面料顏色數字化技術,其推廣應用對我省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示范作用。
同時,我省在高技術新興產業也有若干技術突破。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對新興產業培植力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科技成果獲獎項目數達到7項,為我省高技術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校企合作、科教融合、科技成果轉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科研,出現在國家科技獎舞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作用顯著加強,科技創新活動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更加緊密。
在今年國家科技獎項目中,我省共36家企業牽頭或參與了獲獎科技成果的研發和應用推廣,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日趨緊密。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齊魯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開展技術攻關,聯合完成的“制漿造紙清潔生產與水污染全過程控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產生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生物醫藥方面,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頭孢西酮鈉等系列頭孢類藥物共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實現了頭孢類藥物技術創新和產業化,促進并推動了我國頭孢類藥物的產業化及科學技術進步,三年累計銷售收入達52億元。
點擊
海洋、農業、能源領域成果突出
從獲獎獎項上來看,我省在海洋、農業、能源等領域表現搶眼,這三個領域的獲獎成果共計18項,占據總獲獎數量的一半以上,這也分別對應了“經略海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等我省以及國家戰略。
在海洋科技領域,我省共有4項科技成果獲獎,我省實施經略海洋戰略多年的積累逐漸產生出可喜的成果。中國海洋大學主持完成的“近淺海新型構筑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淺海新型構筑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體系,成功應用于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國內外30余項重要工程,對推進海洋強國與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我省農業科技強省領先地位持續鞏固,本年度我省以農業、林業、養殖業為代表的傳統優勢產業獲國家科技獎數量達到9項,覆蓋了作物遺傳育種、農藝、園藝、農業工程等多個領域,全方位的提升了我省農業產業的技術含量,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主持完成的“花生抗逆高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歷經18年攻關研究,在抗逆栽培理論及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花生實收單產世界紀錄。
今年我省共有5項能源領域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以清潔化、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為我省搶占能源科技競爭制高點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主持完成的“薄儲層超稠油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研發出了薄儲層超稠油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形成了七項企業技術標準和四項科技創新成果,為大幅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提供了優勢核心技術,技術應用9年來,新增動用薄儲層超稠油儲量1.88億噸,累積增產原油1846萬噸。
相關文章